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大量航班停航、企業停工以及一些國家的入境管制措施及進口政策發生變化,對于本就低迷的航空貨運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受疫情影響,國內航空貨運 2月市場在谷底,3月已在復蘇,市場回暖跡象明顯。根據飛常準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020年1月僅中國內地之間的貨運投放量達到約1274萬噸,貨運航班數量1937班;2月內地間貨運投放量達到約1407萬噸,貨運航班數量2072班;3月內地間貨運投放量達到約1812萬噸,貨運航班數量2613班。記者從民航局新聞發布會獲悉,3月30日至4月5日,我國的國際貨運航班量將達到1195班,超過疫情發生之前的1014班,比疫情之前增長了17.85% 4月6日至12日,中外航空公司共有國際貨運航班預先飛行計劃4445班,已大幅超過疫情發生前的平均周計劃1014班,增幅338%。
“3月航班量數據體現了民航業對國內復工復產的保障能力,但未來能否進一步回暖,還要關注航班上座率、平均票價等關鍵指標。”民航專家綦琦表示,此外,目前處于防止境外輸入病例的關鍵時期。民航聯合相關部門,果斷大幅調減國際航班,并大力保障貨運運力,彰顯民航業在特殊時期的響應能力。
國家出臺諸多舉措 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運力
李克強3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強國際協作,暢通國際快件等航空貨運,對疫情期間國際貨運航線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增加貨機,發展全貨機運輸。一視同仁支持各種所有制航空貨運發展,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重組,支持快遞企業發展空中、海外網絡。
近日民航局出臺了五方面十六條政策措施,包括免征民航發展基金,降低機場收費、空管收費和航空煤油進銷差價等等,積極推進降費減負;安排資金,對承運重大專項運輸任務的貨運航班和包機給予補貼。
與此同時,民航局采取豁免航空公司此類運行的航權、時刻和預先飛行計劃許可審批,支持航空公司及時將閑置的客運航班運力用于提升國際貨運能力。3月份,共批復全貨運加班包機528班,是去年同期的4.47倍,接近2019年全年加班包機總量的四分之一。另外為鼓勵客運航空公司使用客機執行全貨運航班,彌補當前的全貨機運力不足 ,3月29日,在大幅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當日,就批復了中外航司當周102班客改貨航班。同時為解決客運“減量”后通達性不足的問題,近期,還支持郵政航空增加到日韓及周邊貨運包機80班,基本解決了前期反映比較突出的郵件快件積壓問題。
“此次民航局所出臺的一系列鼓勵貨運發展的政策非常”接地氣“且”全方位“,直接在一線運營層面實現對全貨機和客改貨航班的強勁支持。既包括費用成本上的減免,也包括飛行時刻與航線的增加,以及審批和相關運營流程的加速。這些政策整體實現了中國與全球的防疫物資和商業物資在航空貨運通道上更多,更廣,更快,更省地流通。政策作用點的密集性與精準性,也堪稱行業鼓勵政策的典范。”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于占福表示。
疫情期間 國內航司紛紛臨時客改貨
3月24日東航改裝后的A330“客改貨”飛機承載著一批緊急醫療物資,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前往歐洲。 3月28日,廈航一架滿載著近20噸防疫物品的波音787-9“全貨機”準時從廈門出發,飛往吉隆坡國際機場。這是廈航廈門主基地首次采用客艙+腹艙執飛的全貨運國際航班。3月30日,吉祥航空也派出3架波音787飛機執行上海浦東始發的防疫物資包機,分別飛往英國倫敦、法國巴黎與西班牙馬德里。截至目前,吉祥航空已累計執行9班歐洲方向貨運包機任務,運輸超過200噸防疫物資,航班足跡遍及英國、法國、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國。3月31日南航31日宣布開通客機(不載客)貨運專用航班。4月8日天津航空滿載20余噸醫療物資貨運包機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起飛,這是天津航空首個國際客改貨包機航班。4月8日深圳航空一架A330寬體機滿載貨物從深圳機場起飛,于當地時間4月9日凌晨順利抵達曼谷機場。這是深圳航空執行的首條客改貨國際航線。4月10日廈航的MF823航班滿載口罩等防疫物資,從廈門機場順利起飛前往吉隆坡。此航班為廈航首班“客改貨”航班。后續,廈航還計劃執行前往洛杉磯、溫哥華、悉尼、阿姆斯特丹、巴黎、吉隆坡、首爾、馬尼拉、雅加達、曼谷等地的貨運航班。
“臨時客改貨,主要是因而客貨市場的表現兩極分化,客運量和貨運量都在降,但客降得多,貨降得少。2月行業客運量下滑85%,貨運量僅下滑21%。同時,從運力來看,平時有70%的貨物是用客機腹艙來運的,特別是國內貨運,客機腹艙占到了82%。所以一邊是客機都趴著,一邊是貨機忙不過來,航空貨物運價上漲數倍,民航局也出臺政策支持”客艙運貨“, 各公司也就紛紛開始”客改貨“了。”民航專家林智杰表示。
“客機改貨機不僅不受客運航空禁令管制限制,還可以為航空公司減少疫情期間帶來的損失,不至于落入倒閉邊緣。客運航班改為貨運航班將大大降低貨運航空成本,讓市場供求關系得到平衡。”業內人士表示。
客改貨匯總。